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標題:
7.你支持興建南港島線嗎?
發問:
7.你支持興建鐵路在南港島線(香港島的南區)嗎? 現在政府表態如何? 答得好給你5分+5分=10分 ^^
最佳解答:
支持! 南港島(東段) 走 南港島(東段)將採用中型鐵路系統,連接海怡半島及金鐘,途經利東、黃竹坑及海洋公園,不但服務南區居民,而且途經南區各個現有或將會落成的主要特色旅遊點,為遊客提供方便的交通服務。 與整體興建方案相同,在海洋公園至金鐘一段建議三個可行的走方案。 方案甲:海洋公園 --> 金鐘 這方案提供由海洋公園至金鐘的最直接路。 這方案比較容易興建,所需的建造成本亦較低。 海洋公園至金鐘的車程大約只需四分鐘。 方案乙:海洋公園 --> 跑馬地 --> 金鐘 這方案提議在跑馬地加設一個車站,為居民及前往馬場人仕提供多一個交通選擇。 這方案的建造成本比方案甲昂貴,但覆蓋的地域較大,可以吸引多些乘客。 海洋公園至金鐘的車程大約只需六分鐘。 方案丙:海洋公園 --> 跑馬地 --> 灣仔 --> 金鐘 除了跑馬地外,這方案提議在灣仔再加設一個轉車站,讓乘客往來港島南區和東區更添便利。 雖然這方案的建造成本最昂貴,但為乘客提供最方便的鐵路服務,並且減低對金鐘站的依賴。 即使在海洋公園至金鐘之間加設了兩個車站,由海洋公園至金鐘的車程大約只需七分鐘。 轉車站 南港島的優勝之處,在於能方便轉乘鐵路系統的其他路。建議方案的轉車處,分別設於黃竹坑及金鐘站,並可能包括灣仔站。 黃竹坑站 乘客可於黃竹坑站輕易轉乘南港島(東段)或南港島(西段)。該站與彩虹站的佈局相似,車站月台設有三條路軌,南港島(西段)使用中間路軌,南港島(東段)則使用左右兩旁的路軌,提供直接橫過月台的轉安排。 金鐘站 新的南港島金鐘站將在現有金鐘站旁興建,讓乘客可以轉乘荃灣和港島。 新舊站之間將由兩條長約100米的通道連接,通道內將設行人輸送帶及扶手電梯,方便乘客轉車。 設計亦預留空間,可以接駁九廣鐵路公司興建的沙田至中環。 灣仔站(只適用於方案丙) 如採納方案丙,乘客可於灣仔站轉乘港島及南港島,來往港島東區及南區。 鐵路系統 南港島繁忙時間的客流預計約為每小時二萬人次(單向計算) 。相對現時地鐵系統的最高載客量為八萬五千人次(單向計算),每小時載客一萬至三萬五千人次(單向計算)的中型鐵路系統,從成本效益來說,將較適合在南港島上採用。 經初步計算後,預計長約六十米的四卡列車,以每二至四分鐘一班的班次行走,便可應付乘客需求。 中型鐵路系統可採用鋼輪在鋼軌上行走(即與現時地鐵和九鐵相同),但亦可採用膠輪,使鐵路在走設計方面有更大的彈性。 配合較短的中型系統列車,月台的長度將會縮短,讓車站的設計更加靈活,降低建造及維修成本。 設計及建造 南港島(東段)的大部分路段均位於隧道內,只有位於黃竹坑及海洋公園的路段為高架橋。鴨洲至黃竹坑一段,將在現時鴨洲大橋旁興建一條新橋連接。 位於黃竹坑及海洋公園的車站為架空車站,其餘車站均為地下車站。 時間表 地鐵公司已把南港鳥(東段)的興建方案遞交政府,希望盡快取得政府的同意,展開設計和前期法定程序,在2年內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及鐵路條例刊憲工作,於隨後4年時間完成建造工程。 車程資料 南港島為南區和港島北提供快捷、可靠和方便的交通服務。由黃竹坑至金鐘的車程大約只需6分鐘。請按此處觀看建議方案中的一些行車時間。 效益 南港島將為社會和政府帶來財務及其他效益,包括: 快捷和可靠的鐵路服務為市民節省的交通時間; 減少路上汽車所帶來的環境(空氣及噪音)污染; 促進舊區重建; 新的旅遊及商業活動帶來的就業機會; 為鐵路沿物業增加價值。 交通效益 南港島為南區和現時已有鐵路行走的港島北提供快捷、可靠和方便的交通服務,連接南區和市中心商業區,縮短這些地區與香港其他地方的距離。 鐵路不但提供快捷的交通服務,也紓緩路面交通,減少市民乘搭交通工具所需時間。 屆時,灣仔、銅鑼灣和中環的交通擠塞情況將可得以紓緩。由黃竹坑至金鐘的行車時間分別約為6分鐘。 按此處可瀏覽更多的車程資料。 環境、健康及安全效益 鐵路的列車以電力推動,不會排出廢氣。 全部路段,特別是架空路段,會按噪音管制條例的要求進行設計及建造,減低噪音。 南港島將令路面車輛的數目減少,進一步減少空氣污染和噪音,改善道路安全及提高生活質素。 南港島的建造毋需填海,令香港環境得以持續發展。 經濟效益 南區一直缺乏可靠的公共交通工具服務,是市區中罕見地沒有鐵路服務的地方。 南港島將可促進南區的繁榮;推動各行業。就黃竹坑來說,便能創造不少於20,000個新職位。 南港島有助海洋公園的持續發展,促進本港旅遊業。 在南區鐵路沿的物業將因鐵路而提升價值。 對公眾關注的回應 1. 南區是否有迫切性需要一條鐵路? 南港島的建議,是回應南區居民長久以來對改善交通及要求更多公共交通工具選擇的強烈訴求,這是香港大部分地區早已享有的權利。 現時南區的交通問題,令區內發展停滯不前,並阻礙社區更生。雖然黃竹坑距中心商業區不遠,但其工業已經式微。如果交通得以改善,這些地區將會是設立辦公室及發展酒店的理想地方,將來會創造出大量新職位。 大部分已發展的城市都明白到興建更多道路並不能解決交通問題。南區交通問題的主要成因,是香港仔隧道的交通擠塞。新鐵路讓市民避過這些擠塞黑點,亦令路面車輛數量減少。 2. 地鐵公司能否證明南港島的乘客量預測及財務評估準確無誤? 南港島將為已發展的社區及就業中心提供服務。大約八成居民及上班人士,將於南港島地鐵站步行距離之內居住及工作,故此這鐵路毋須依賴未來人口增長來達至所需乘客量。 地鐵公司預計乘客量時,已假設鐵路繼續會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競爭。由於南港島將連接現有鐵路系統,提供方便快捷的轉車安排,而行車時間亦大幅減少及能準確預計、亦不受天氣及路面交通情況所影響;故此將比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更具競爭力。 南港島預計的市埸佔有率約為百分之四十,這數字是略低於最近建成的將軍澳。 地鐵公司一直以來在乘客量預測、成本控制及財務表現方面都有良好紀錄。 地鐵公司須對股東負責,確保所有鐵路項目是根據審慎的商業理財原則而規劃,以及能達至預期的回報率。 3. 政府是否應該資助興建鐵路? 政府在多個方案中,南港島是一個較佳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投資項目,有助解決南區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 市民將因為有安全、可靠和快捷的鐵路服務,以及擠塞情況得以改善的道路而受惠。 新支將帶來龐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更新南區; - 保存西南海岸; - 提高南區的生活質素; - 促進旅遊業發展,包括海洋公園; - 推動各行各業,創造不少於20,000個新職位。 香港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新支帶來的經濟及社會總效益,估計約為港幣400億元,其中可為政府庫房帶來港幣40至50億元的直接收入。評估的方法、假設及資料數據已在香港大學研究報告中清楚列出。 雖然單純以地鐵公司的投資角度來評估,這項目是財務上不可行,但基於這項目會帶來龐大的交通、經濟及社會效益,為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及更美好的未來,南港島是值得興建的。 以往地鐵公司能透過鐵路範圍的物業發展而分享部分新鐵路創造的經濟利益,但由於這項目所帶來的大部分效益將為政府及社會所得,所以地鐵公司提議政府應一筆過提供不多於項目成本一半的財務資助。 4. 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營運者將受到什麼影響? 所有道路使用者,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營運者,都會因為道路更暢通而受惠。 專利巴士公司最終會受到影響,部分巴士乘客將改乘南港島。 的士及小巴受到影響將會輕微,因為他們不會與鐵路直接競爭,過剩之的士及小巴,大部分將可調配至提供新開設的接駁服務。 由於南港島預計最快要6-7年後才投入服務,將不會即時影響其他營運者。 在鐵路通車之前,將有足夠時間進行規劃,妥善協調南區的公共交通服務,將對營運者的影響減至最低。 旅遊發展及新增的商業活動將會帶動交通需求上升,對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營運者,尤其是的士及小巴都有利益。 5. 對於解決南區的交通擠塞,以及帶來的相關效益,鐵路與道路的比較是怎樣? 政府的交通運輸政策是以鐵路為運輸系統的骨幹,道路為輔助。世界上大部分大城市,也是以興建地下鐵路為優先、道路為副的政策來應付市內交通運輸需求。 發展鐵路網可使車輛數目減少,並令路面的交通擠塞得以大大紓緩。 減少路面車輛將會改善空氣質素、噪音污染,以及有助減少路面上的交通意外。 興建道路最終不能解決現時的交通問題,原因是建議的新幹並不能夠令香港島北岸,尤其是灣仔、銅鑼灣及中心商業區等地方出現的樽頸擠塞情況有所改善。 相對於建造費為港幣90至120億元及每年的維修費為港幣8千萬至1億元的四號幹(前稱七號幹),南港島的成本效益較高。
其他解答:
支持。因為我有同學住薄扶林、鴨洲,而我舅父舅母住香港仔,所以支持興建。|||||唔支持 冇咩用! ----------------------------------------- 我答得好嗎? 2007-10-10 13:40:28 補充: 政府表態支持,不過的唔支持6A560DB68EC65D60